少年时期离开父母,来到别子铜矿

广濑宰平于文政11(1828)年出生在现在的滋贺县野洲市。在当时的日本,除了长子都躲不掉离开家的宿命,身为次子的宰平跟随在别子铜矿工作的叔父从11岁开始为住友家效力。宰平一边怀揣思乡之情,一边度过职员生活。对于宰平而言,幸运的是在别子铜矿有能够学习采矿、冶炼、运输的所有技术和包括会计在内的经营这两方面知识的环境。而且在京都有身为汉学家的叔父,因此他通过现在所谓的函授教育学习了汉学。后来发挥的领导才能就是通过这种勤勤恳恳的努力培养而来的。
兴产业革命,定住友家法
38岁担任别子铜矿的负责人、55岁成为住友家第一代总理代人(总理事)的宰平不断扎实地巩固事业的基础。他最大的事业是别子铜矿的产业革命。宰平认为,打开国门后的日本要想在世界市场竞争,必须进行和欧美同样的革新(技术革命)。虽然是一家民营企业,却雇用了外国技师,向欧洲派遣了员工,实现了别子铜矿的近代化。
另一方面,宰平开始着手企业的管理体制。他明确了创业者和经营者的关系,将资本和经营分离。制定了住友家法,即公司不仅是企业主的,也是所有工作人员的,要重视信用、切实可靠,不逐浮利。从而创建了现在住友的原型。
为国家、主家尽忠的一生
宰平在振兴几项事业的同时,还通过工商界活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竭尽全力。为了推进海运的近代化,设立了大阪商船公司,历任大阪工商会议所的副会长等。甚至被大阪工商界的领导者—五代友厚称为“广濑是我的左右手”,作为助手积极开展活动。
从激荡的幕府末期,到历经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经济变动激烈的明治时代,在日本国际竞争力脆弱的时期,宰平坚守着事业。而且在逝世的前一年留下了这样的话。“逆命利君,此为忠”。贯穿宰平一生的,是对国家和主家的忠诚。其志和幕府末期的志士们一样,热烈而不可动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