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国家而从司法官转投企业家


伊庭贞刚于弘化4(1847)年出生于现在的滋贺县近江八幡市,母亲是住友的第一代总理事广濑宰平的胞姐。在国学家西川吉辅的私塾中学习的伊庭接受后来成为官僚的西川的邀请,于明治2(1869)年来到京都,成为司法官。在伊庭年轻的心中充满了为国家尽心竭力的热情,但是,明治政府中维新时自由豁达的空气逐渐停滞,伊庭开始对官场抱有怀疑,而且最终决定辞职,回到故乡前,拜访了他的舅舅广濑。
亲自前往现场解决问题
于是,伊庭被劝说进入住友工作。“建设日本国的不仅是政治家,如果国家不繁荣,国民就不会富裕”,广濑的话以及弘扬公利公益的住友事业精神引起了他的共鸣,于是他决心进入住友工作,当时是明治12(1879)年,伊庭33岁。
在广濑辞去住友总理事的前一年,作为住友事业根基的别子铜矿发生了重大问题,问题之一是劳资纠纷,明治27(1894)年,伊庭犹如火中取栗,作为别子铜矿的负责人从大阪单身赴任。他发现了问题的根源在于领导层与现场的交流欠缺,为了进行沟通,伊庭多次登山听取现场意见,并找出了解决方法。
在荒山上植树造林恢复自然
别子铜矿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冶炼厂排出的废气导致的烟害问题。对此,伊庭采取了根治对策,将冶炼厂迁移到濑户内海的四阪岛,并坚持每年在已经荒芜的别子山上植树造林100多万棵。深知人类依靠自然而生存的伊庭选择了为子孙后代着想的解决方法,这也是现在住友集团正在实践的可持续经营的源泉。
经常关注下一代的伊庭告诉我们人才培养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性,他也是亲自实践的经营者。在从外部积极招揽人才的同时,还录用了很多新人,给予员工留洋的机会,并且他本人于明治37(1904)年58岁时辞去了总理事之职。在“对事业进步发展伤害最大的不是年轻人的过失,而是老人的跋扈”的信念之下,为年轻一代让出道路,并且这条道路通过第三代总理事之手进一步向前延伸。
|